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最新6篇】-bsport
时间:2022-05-01 03:53:20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最新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
第九课时 诚信是金
教学目标
把握诚信的含义;了解“一诺千金”的内涵;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引导学生体会到诚信是立身之本。
教学重点:把握诚信的含义,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到诚信是立身之本。
导入新课:用引言中曾参的故事导入。
一、诚信是金(板书)
1、言而有信 一诺千金(板书)
(1)、诚信的含义(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115页第二自然段,初步了解“诚”、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探究交流教材115页的问题。废石主人的决定表明了什么?你如何看待他的决定?进一步理解诚信。
教师小结:废石主人的决定表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为人处世、与人交往,要做到诚实守信。废石主人的决定没有因“废石”变成了“宝石”而改变自己原来做出的决定,这种不因利益而放弃自己的承诺的举动是值得人尊重的。
学生自由阅读教材115页相关链接内容,明确“一诺千金”的由来。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内涵(板书)
指定一名学生朗读教材115页倒数一自然段,学生明确其内涵。
(3)、不讲信用,害人害己(板书)
师生探究交流教材116页——日本餐饮业有条行规
目的:通过不诚信的案例,使我们认识不讲诚信的后果。
要求:(1)阅读故事内容。(2)讨论主人公的遭遇及其原因。(3)让学生积极列举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例子。(4)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表示不诚信的词语。(5)相互交流阅读。
教师强调: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人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2、对人守信 对事负责(板书)
(1)、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板书)
师生探究交流教材117页活动——在我们周围常常看到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
共识:(1)对“责任重与泰山”的理解: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重承诺、守信用的人把责任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敷衍了事、弄虚作假,只能骗人一时,无法欺人一世,最终将一事无成。(2)对人负责与对人守信是统一的,不是两会事。对人守信落实到行动上,就是一种对事负责的态度;对事负责是对人守信的具体表现。只有对人守信的人,才能对事负责;只有做到对事负责,才使对人守信得以真正落实,而不是一句空话。(3)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反映出我们没有遵守诚信准则,没有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如果总是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虽然暂时能骗人一时,无法欺人一世。长此以往,将影响我们未来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所以,这决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必须加以改正。
(2)、不要轻易许诺(板书)
探究交流教材117页活动——一家旅馆门前
目的;让学生知道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一旦有所承诺,就应该实现。
要求:(1)阅读卖火柴的小男孩的故事。(2)讨论卖火柴的小男孩是怎样4实现自己的诺言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3)进一步讨论人为什么要践约守信?(4)教师做适当总结。(卖火柴男孩儿实现了他的承诺,是诚实守信的品质使他这样做的。践约守信是诚实做人的核心,是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基本要求。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二
【教学依据】
( 一 ) 教材分析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相处有方》围绕“与人相处的艺术和技巧”这一主题展开。《欣赏与赞美》我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欣赏篇”;第二课时是“赞美篇”,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的内容。通过开展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欣赏与赞美他人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愉悦心情,感受真诚的赞美对改善人际氛围、营造良好人际环境的作用,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善于欣赏与乐于真诚地赞美别人的品质。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为学生今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 二 ) 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家中是受宠爱和被赞美的对象,习惯自我欣赏,但不愿意和不善于欣赏别人则影响了他们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甚至导致人际关系僵化、破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能够坦诚地赞美别人,掌握与他人融洽交往的艺术,培养宽和、愉悦的心境,是他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课。
【教学设计】
( 一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懂得欣赏美好事物和人们的美好特性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欣赏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和长处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主动去营造一个人人心情愉快和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欣赏美好事物的积极健康、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心理品质。培养仁爱之心,完善自己的人格。
( 二 )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和别人的长处的审美心态和能力。:懂得学会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品质] 以寻找“快乐秘诀”的设问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出本节课题“欣赏与赞美”。
2、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过程设计为师生齐参与的五个环节节目活动,节目如下:
节目一:快乐发现
教师活动:展示《齐白石先生作品》,引导学生注意欣赏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虫子。
设问:在很多人看来虫子是可恶的,但为什么在齐白石先生眼里却是可爱的?
学生活动:细心欣赏→思考→小组讨论→发表看法。
[ 设计意图 ] 引导学生懂得正是因为齐白石先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对身边的事物善于观察、发现,学会欣赏,才能发现一事一物都有可爱之处。
节目二:快乐共赏
学生活动:小组竞赛“看谁知道有关欣赏美的名言名句多?”
讨论:“这些名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发言,再展示罗丹、培根名言。
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著名雕塑家罗丹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培根
[ 设计意图 ] 通过名言名句让学生感悟,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它给你的感觉都会因为
你的眼光不同而不同,只有懂得欣赏的眼睛才能发现美。因此,学会欣赏,善于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节目三:我欣赏,我快乐
教师活动:点击课件,展示学生课前合作拍摄的照片,播放背景音乐《茉莉花》。
学生活动:课前已分好3组,分别派小组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组拍摄的系列照片,依次是
校园美—家乡美——同学美。
校园美 家乡美 同学美
[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力,通过学生亲身的生活体验和发现所拍摄出来的景色、事物及人物与大家分享,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校园美→家乡美→同学美,即从景物→人物的观察、发现、捕捉、拍摄当中,引出教学内容“欣赏他人的含义”,就是怀着愉悦的心态,去发现、感受和吸纳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美和可爱之处。不会欣赏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实际上是贬低自己的人格;学会欣赏别人,实际上正是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的过程。让学生尝试用欣赏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欣赏的审美能力。通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
节目四:影片共赏
教师活动:播放cctv 1台“讲文明,树新风”的宣传影片,
学生活动:投入欣赏后,小组讨论: “如何发现别人身上的美?”;
“什么美最能打动和丰富我们的心灵?”
[ 设计意图 ] 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奥运宣传影片,引导学生认识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之处,学会欣赏不同体态有不同的美,不同性格有不同的美,还有一种深刻的美(心灵美)最能打动和丰富我们的心灵。播放影片目的正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心灵美。
节目五:猜猜他(她)是谁
活动过程:
第一步,每组同学任意挑选班内某一同学,并详细写下他(她)的至少3个优点。第二步,教师随机点名,让代表讲出自己所写的某个同学的优点,但不讲出对方的姓名。第三步,全班同学共同猜想所描述的优点属于哪个同学。第四步,让被猜中的同学谈感受。第五步,教师总结,
[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互相赞赏,学习他人的长处。通过让被猜中的同学谈感受,使学生认识到欣赏他人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四点:一是能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二是它能使心灵保持积极和愉悦:三是能减少自私和抱怨:四是让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
3、课堂小结——快乐收获
* 收 获 园 *
本节课我学到了______ 教师活动:投影幻灯片
学生活动:自己总结,谈收获
[ 设计意图 ] 学生通过谈收获,巩固所学知识,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懂得欣赏美好事物,有利于培养仁爱之心、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欣赏,才会由衷地赞美他人,也为第二课时的“赞美篇”埋下伏笔。
课堂练习
一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他四处打听,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肯定与欣赏:“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苦闷:信笔涂鸦写小说的,由于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创作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标,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设问:点燃了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设计意图 ]通过实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5、作业——快乐延伸
每位同学准备一张彩纸,随机抽签,给抽到的同学写出5个以上优点,写在彩纸上(所写内容要保密)
[ 设计意图 ] 为第二课时的“赞美”做准备和铺垫
附板书:
一)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1、学会欣赏,善于发现
2、欣赏他人的含义3、欣赏,是审美能力的体现,也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二)在别人身上发现美好
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之处(体态美、性格美、心灵美)
欣赏他人的价值
(1)能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
(2)它能使心灵保持积极和愉悦;
(3)能减少自私和抱怨;
(4)让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快乐为主题,以游戏活动为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提高”,学生乐在其中,课堂气氛活跃。更通过“我欣赏,我快乐”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抽象说教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和别人的长处的审美心态和能力。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三
1.什么是诚实?诚实有什么重要性?
(1)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诚实的人对自己是诚实的,这就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诚实的人对他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践守诺言。
(2)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只有一个诚实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2.谎言的根源及危害是什么?
(1)在我们的生活中,谎言并不鲜见。各种谎言背后总是有着利益、面子等缘由。有的人认为,撒谎是人难以避免的缺点,撒点小谎,也无伤大雅。其实,谎言往往像身体上的溃疡,它会从小处向大处扩展。
(2)撒谎带来的暂时利益污染了人格,使心灵变得晦暗。谎言败露的同时是信用的丧失,友谊的毁坏。人一旦撒谎成性,最终将遭到朋友和社会的唾弃。
3.承诺的重要性及要求是什么?
(1)学会诚实做人,就要懂得承诺的重要性。俗话说,一诺千金,形容承诺的道德分量之重。无论对大事还是对小事,你的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兑现。每一个小小的诺言的兑现,都是你人生信用大厦的一块石子。一个人的信用是靠始终一贯的诚实守信的行为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不能轻视自己的每一个承诺。
(2)没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决不能去承诺。
4.怎样区分诚实、隐私与“善意的谎言”?
诚实是拒绝谎言,却不排除必要的沉默。我们有权保留自己的隐私,也应该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和对象面前适当地说话。不分场合和对象,将不适当的话和盘托出,即使说的是真话,那也不是诚实的要求,而只能被视为愚蠢。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将一些负面的事实加以掩饰,那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与不负责任、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5.怎样才能坚守诚信的绿洲?
(1)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不讲诚信的人,见利忘义的行为只是社会前进大潮中的逆流漩涡。大多数公民和企业的诚实守信的行为才是市场繁荣、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
(2)我们要学会做一个诚实的人,诚恳地待人,诚实地学习、生活。
6.为什么要尊重平等的人格?
(1)每个人都具有天赋平等的人格。人与人的天赋有着千差万别,但差别不能成为人格不平等的理由。每个人天生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作为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不因人们之间的差异而划分尊卑等级,显示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正直的人应有的待人之道,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7.为什么说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1)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2)不平等是落后和愚味的表现。人类社会经历过各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存在过各种各样的歧视,发生过残酷的迫害甚至杀戮。为了实现和维护平等,人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和不懈努力。
(3)平等在社会进步中实现。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平等的观念日益普及。今天,平等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多方面促进社会平等,保障人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8.怎样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1)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差异和不平等。民主的社会制度保障每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但是不能消除人与人的差异,也不能使机会、财富和各种社会资源完全平均分配。社会的进步不能一蹴而就,陈旧的观念也不会一扫而光。在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的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
(2)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原因。人们在天赋上的容貌、智力、体力等差别,在社会生活中的财富多寡、分工不同、机遇不同等等,都可能带来现实中的某种不平等。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必然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差异:种族民族的差异、文化语言的差异、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差异、熟悉的人与新来者的差异、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等等。
(3)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正确态度: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9.什么是平等待人?如何做到平等待人?
(1)平等待人表现为对各种人,无论其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2)做到平等待人:①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②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③要摒除对金钱、权力庸俗崇拜的陈腐观念;④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去清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共同建立彼此平等相待、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
10.为什么说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1)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2)善良是无私的。以善良之心待人是发自内心的驱使,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
(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怀有善良之心的人不会容忍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对无辜者的伤害。善良的人不是无原则的好好先生,而会在救困扶弱、维护正义的情境中与邪恶和错误作斗争。
(4)善良之心是博大的。一颗善良的心不仅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打开,对素不相识的人也会怀着真诚的善意,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更是会充满爱心。
(5)善良要见诸行动。真诚的爱心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关怀和体贴别人,为别人的需要作出奉献。
11.为什么要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
(1)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帮助他人是一种主动“给予”的活动,当你对他人怀着真诚的爱心,“给予”就不意味着自己“让出”或“牺牲”了什么,相反,“给予”让我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的发挥。
(2)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付出的是自己对别人的生命的爱,就仿佛给他人的生命之树捧一掬清泉。爱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得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
12.怎样理解“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2)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遇事能够替别人着想,能够体谅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的痛苦,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
(3)将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真心诚意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为别人的幸福而付出,助人不求回报。
(4)将心比心就是不以残忍冷酷的方式对待别人,不在肉体和精神上伤害别人。
(5)要培养与人为善的品德,就必须摈弃伤害他人的恶习。我们都知道受伤害是痛苦的。将心比心,我们也应该避免去伤害别人,造成别人的痛苦。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教育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树立平等意识 学会尊重。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等和尊重的关系 尊重的外延。
导入新课:在我国历代的农民起义中提出了“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也提出了民主、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其实,在我们当今社会里,人人都是平等的,都经该彼此尊重。今天我们学习第三框题 平等尊重你我他。
一、人生而平等(板书)
活动:周总理的故事
目的: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彼此尊重。
要求:阅读周总理与普通工人的故事,分组讨论:
1、周总理与普通工人的故事说明什么?
2、如何克服盲目的“优越感”与“自卑感”?
3、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树立平等意识?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尽管每个人的`境遇和社会地位不同,但是人人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充分尊重。我们要向周总理学习,平等待人,尊重他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提问:我们能否以貌取人?你与人交往看重什么?为什么?
教师小结:同学们讲得很正确。我们的相貌是父母给的,我们不能选择,但是我们的言行是可以选择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是由我们自己做主的。我们不要因为自己有某些优势而自傲,也不要因为自己有某些劣势而自卑,一个人美不美、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不在于相貌,而在于他的行为。
平等是人类进步的表现。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我们绝不能忽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就是其中之一。
活动:平等对待残疾人
目的:认识弱势群体,平等对待那些处境不利的人。
要求:阅读材料,分析讨论:
1、你怎样看待个别同学的行为?他们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伤害?
2、社会上哪些人的平等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
3、在我们周围还有那些弱势群体?
4、要帮助的人,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二、尊重从我做起(板书)
如何学会尊重?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尊重他人(板书)
活动:一支铅笔的故事
目的: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富有尊严的个体,受到别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权利。
要求:阅读材料。思考企业家对小商贩表示尊重的内在原因。讨论对待不同类型的人,如何表达自己的尊重。
教师小结:人们需要相互尊重的,受到别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权利。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等人、友善等人,充分理解他人。
第二、尊重社会(板书)
教师出示一些在公共场所不文明的行为,提问:这些人的行为正确吗?为什么?我们如何做到尊重社会?
学生回答,略。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尊重社会就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做到尊重道德,遵守法律。遵守规则时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第三、尊重自然(板书)
提问:
1、如果你每天进教室,教室里纸屑遍地,桌凳横倒竖歪,你是什么心情?
2、如果你处在优美、安静的环境中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3、我们应该如何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什么?
教师小结:人类是离不开自然的,我们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能做自然的主人,要做自然的朋友,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清楚的知道了对人的尊重包括尊重人的生命、人格、隐私、选择;平等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了解了人人平等、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重要性。我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位同学能够把这些正确的做法落实到行动中去,只有我们人人这样去做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积极主动与父母沟通。
能力目标:学会克服自己的“逆反心理”,提高自己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教学难点: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整理自己与父母交往中成功的做法与遇到的难题,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2、教师准备:学习有关“逆反心理”、“亲子关系”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学生在于父母交往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希望,以便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收集有关中学生与父母交往的典型案例,充实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有人说:“世上有种结难以解开,它叫心结;世上有扇门难以敞开,它叫心扉;世上有条沟难以逾越,它是代购。”不知道同学们是否体会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亲密无间。可能许多同学都在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与父母的隔阂?又怎样来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会与父母沟通”。
(多媒体出示课题:学会与父母沟通)
环节二:透视“亲子矛盾”
教师:我们来看下列生活场景。(多媒体投放漫画场景)
第一幅:一名中学生正在给自己的日记本加上一把小锁
第二幅:放学了,父母询问孩子的在校情况,孩子冷淡地回答:“什么也没发生”。
第三幅:一位母亲在偷听孩子的电话。
第四幅:一名女生把妈妈刚买的新衣服扔在地上,生气地说:“真老土”。
教师:漫画中的场景在你身边发生过吗?你觉得这些事情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结合上述漫画中反映的问题,下面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是什么原因影响我们与父母的沟通呢?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课堂内巡视,了解学生的主要观点并参与学生讨论。)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也相当深入。下面请各组推选一位代表介绍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随时可以进行补充。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认真听取学生发言,并适时插话,把学生的发言思考引向深入)
教师: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我听了之后感到茅塞顿开,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我们的年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自尊心增强、成人感增强,觉得自己是小大人了不希望父母过多地约束自己,渴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二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心理差异。两代人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都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交往中的误会、摩擦甚至对立,影响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多媒体出示:
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1我们自身的心理特点
2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心理差异
环节三: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教师:既然我们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那么解决问题应该不是难事。怎样才能很好地域父母沟通呢?让我们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搭建与父母心灵沟通的桥梁吧!下面请大家针对前面四幅画面中呈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
(留给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的时间,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回答:(略)
(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对如何与父母沟通进行思考,同时适当控制学生发言时间)
教师:同学们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那谁能结合教材内容概括一下,与父母沟通时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吗?
学生回答:、、、、、、、(略)
1、(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中,应注意方法点拨,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交流自己平时是如何与父母沟通的,采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将自己的总结成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进行思维碰撞,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2、学生总结:用一句话概括
教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老师自己也作了一个总结,并把它编成了几句歌诀,送给大家作为生活中的参考。(多媒体展示)
亲子沟通并不难,理解父母是关键
父母养我多操劳,体贴父母理当然
唠叨背后是关爱,面对要求莫逆反
发生矛盾勿冲动,尊重父母记心间
平时交流很重要,技巧方法勤训练
环节四:深情寄语
教师: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难免还会与父母发生误会好和矛盾。但有了今天的思考,我想大家面对这些矛盾时会更加成熟和理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理解,有了对父母的尊重,同学们肯定能找到与父母沟通的有效途径,与父母一起共建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希望大家发思自己以往的做法,制定一个改善与父母关系的新计划,并认真执行。学会与父母沟通,相信你一定能行!
环节五:行动在线
1、、《思品同步训练》一、三、四
2、请你写一封家书,把平时想说而没机会说的话写给爸爸和妈妈。
环节六:自我评价
本课我最感兴趣的内容
本课学习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本课学习中的困惑现实生活中我会这样做。
政治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六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
书本田甜的案例导入。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学生讨论完成书本的填空,回答书本的问题:
1、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好处?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新授:板书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宪法规定的9点),请同学们齐读,老师做简单解释。
(二)正确行使权利我们已经知道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但是要注意,权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不正确行使,可能就会作出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1、学生阅读书本冯某养狗的案例
2、提问:
(1)在都市生活的冯某由养狗的权利吗?(有)
(2)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
(3)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冯某养狗不应该损害他人的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进而提升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求。)
结论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作简要解释)
3、学生阅读书本非典的案例
(1)提问: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通过讨论师生达成共识,
结论2: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
4、学生阅读书本造纸厂厂长的案例
(1)提问: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诬陷别人,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重点讨论)
(2)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都要受法律的制约。
结论3: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2、学生阅读书本球迷打算的案例
(1)提问:这些球迷将要实施的行为,受法律的保护吗?(学生辩论方式展开讨论)
(2)帮助学生认识行使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3)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即一方面看到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对此应充分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采用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庆贺。
(4)了解相关链接关于集会法的规定结论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6、学以致用
(1)学生阅读老吴家和小辛父母的案例
2)学生回答书本问题,教师检查掌握知识的情况。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是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四个方面,即四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