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优秀4篇)-bsport
时间:2023-05-02 18:28:03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回忆我的母亲(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生活在妈妈苦心为我们营造的绿荫下,我们倍感幸福和温馨。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母爱的崇高,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名家伟人,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都会拥有那份浓浓的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亲的散文。
【幻灯片3】《回忆我的母亲》
【幻灯片4】学习目标
检测字词:【幻灯片5】
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佃农(diàn)祖籍(jí)勉强(qiǎng)迁徙(xǐ)慰勉(wèimiǎn)溺死(nì)衙门(yá)私塾(sīshú)调料(tiáo)血溅(jiàn)瞒着(mánzhe)
二、解释下列词语【幻灯片6】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聊叙: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回忆录知识介绍【幻灯片7】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整体感知【幻灯片8】
一、阅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和品德,用“母亲是”的句式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抓住文中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句子。
归纳:【幻灯片9】
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个爱劳动的平凡的人
母亲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
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
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
母亲是能将地主富豪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的人
母亲是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的人
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
母亲是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的人
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
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
母亲是对穷苦农民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反感的人
母亲是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的人
二、文章可分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幻灯片10】
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回忆我的母亲 篇二
学习目标:1、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 ,初步了解表达方式的运用。2、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3、体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 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4、深入领会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重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会提炼归纳要点。难点:赏析文章质朴语言中透出的真情。
第一课时课文导入: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教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的情人。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天下母亲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心是相同的!我们何以为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自主学习:一、审题。你能从标题“回忆我的母亲”中猜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哪些信息呢?知识链 接:回忆录:一种文学体裁。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方式,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的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要求真实可靠,不 允许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可兼有抒情议论,它具有文献的价值。二、初 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作家作品知识:《回忆我的母亲》选自《 》。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 、 ,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2.熟读课文,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溺爱 辍学 私塾 劳碌 和蔼 迁徙 管束 慰勉 祖籍 妯娌 衙门 3.解释下列词语:(参看书下注释或查字典)任劳任怨:周济:为富不仁:辍:三、快速阅读,获取信息,了解文章大意。1、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2、作者回忆了母亲的一生。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请用:我读出了她是一位-----------的母亲,表现在----------从第------段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默读或跳读,用笔标出关键词句。3、归纳提炼要点,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母亲的思想品质
作者小时候
1885-19xx年前后
19xx年
19xx年
1919年
1924-1927年
1937年
1944年 小组探究:从上表可以看出,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的组织为一个整体的?① 总结: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母亲品质的呢?补充: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有多种,比如直接的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比如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比如通过其他人物的对比来衬托人物;比如选择典型的事件来反映人物等等。②作者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本文的线索是什么?③理清文章脉络,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二课时四、赏读课文感悟升华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与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有 何作用?2、读14-15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3、读文章最后两自然段。讨论、交流,作为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4、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那些丰富的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 的基调?5、作者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的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那些启示?6、总结本文中心。五、语言赏析。1、完成课本33页思考与练习第二题。2、你能从文中找出相类似的句子进行赏析吗?六、小结: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我们应该像母亲爱我们一样去爱她们。谈一下自己如何回报母爱?七、拓展延伸培养亲情自选题:1、收集关于母亲的名言、诗文,做一个交流活动。 2、亲自实践:感受母爱,回报母爱。 a: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 b:亲手为母亲做一个礼物。 c:为母亲做一次家务,体会母亲的辛劳。 d:为母亲洗一次脚,你想对母亲说什么?
3.积累关于母爱的名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 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 世间最 伟大的力量。(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日本)妈妈你 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深入领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选材精当、典型、合理的谋篇布局,语言朴实于平时中见深刻的特色。
三、教学时数:
一学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事例导入调动情感
1、看幻灯片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教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的情人。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天下母亲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心是相同的!我们何以为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2、学生交流课一下,搜集有关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的材料。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幻灯片显示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
2、听录音配乐范读。思考:作者着重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3、快速浏览获取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默读或跳读,用笔标出关键词语。
4、交流收获。交流句式:“初读课文,我读出了一位的母亲,她表现在”。小组内先交流,各小组再派代表归纳总结,运用概括中心句的方式。各代表概括一件事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例如:我读出了一位善良的母亲,她表现在家庭贫困还救济穷人。
(三)因势利导理篇章结构
作者对这位平凡而有伟大的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文章没有用完整的故事情节、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而是通过典型的事例来展示人物形象的。那么回忆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优秀品质就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1、质疑: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的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2、学生思考、讨论、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朱德同志得到他母亲去世的消息痛定之后,母亲一生的重要事迹和优良的品德以及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就一幕一幕的映现在作者的脑海里。
课件显示事件列表。
小结: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头绪繁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四)赏读课文感悟升华
1、提问: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那些丰富的感情?
学生议论: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
2、教师肯定同学们的看法。进一步提出: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3、学生议论。
教师总结:“爱”是基本感情,是全文的感情基调。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4、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与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有何作用?
明确:
①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
②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这位伟大母亲逝世后,当时延安各界为她举行公祭。
党中央挽联:八路公助,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同志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朱德同志如何报答母亲深恩的呢?请一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然后讨论、交流,作为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作者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的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那些启示?
启示: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的胸怀,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大业而奋斗。
6、总结文章中心
7、小结: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我们应该像母亲爱我们一样去爱她们。谈一下自己如何回报母爱?
(五)拓展延伸培养亲情
自选题:
1、收集关于母亲的名言、诗文,做一个交流活动。
2、亲自实践:感受母爱,回报母爱。
a: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
b:亲手为母亲做一个礼物。
c:为母亲做一次家务,体会母亲的辛劳。
d:为母亲洗一次脚,你想对母亲说什么?
3、在《白发亲娘》的音乐中结束本堂课。
《回忆我的母亲》赏析
《回忆我的母亲》开门见山,用简洁明朗的开头给全篇定下了自然清新的基调: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质朴无华的语言,既交代了文章的写作缘起,又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一个十分清晰的总的枢纽。
这个简洁明朗的开头,形成了一种质朴洗练的风格。文章思路畅达,线索清楚。先由家史写起,依次介绍了钟太夫人多方面的事迹:“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及支持慰勉作者献身革命事业等等。全文用口语写成,没有那些令人头晕目眩的形容词,是无产阶级优良文风的体现。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出了母亲一生的经历,同时又兼顾了体现母亲崇高品德的几个方面。这么一来,恰当而又自然地突出了这位革命母亲的最大特点:热爱劳动,支持革命。读后给人留下了经久不忘的印象。
回忆我的母亲 篇四
一 教学内容
理解回忆录的特点,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简明平实的语言。
二 课时安排
1.课时:两课时;2.课型:说读课。
三 预习要求
1.读课文,了解母亲的事迹;2.根据课文第一层次练习“理解·分析”中的三个问题,理解课文记事的顺序和课文的结构布局。
四 教学蓝图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
1.整体感知课文,
2.整体理解课文,
3.整体赏析课文。
五 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 2.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同学们进行课堂说话活动:
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个好劳动
母亲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 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 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 母亲是能将地主富豪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的人 母亲是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的人 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 母亲是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的人 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 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 母亲是对穷苦农民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反感的人 母亲是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的人 母亲是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成功的人 母亲是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人……
3.教师小结。
教学板块之二:整体理解课文。
1.教师:《回忆我的母亲》鲜明地表现了回忆录的特点。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把很多值得永远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请同学们读课文,以“说说‘母亲’的好品德”为题,每人叙述一件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2.同学们读课文,理解分析文中的“事例”,准备进行说话。 3.同学们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说话活动。4.学生代表发言。5.教师进行小结:课文有一槌定音的开头,一线串珠的结构,一笔宕开的结尾,一语关情的抒情与议论。作为回忆录,文章从两大方面展示了母亲的形象。一是对母亲事迹的抒写,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在写作中采取了情随事明的记叙方法,在赞颂母亲的优秀品质的过程中始终寄寓着对母亲的真挚感情。二是表达对母亲的感谢之情,从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方面表达了对母亲的由衷谢意,从而表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恩情之深。作者在写作中采用了寄情于事的方法,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深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教学板块之三:整体赏析课文。
1.教师: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静的叙说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因此,文中寓深意于平实、寄深情于质朴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品析。
2.请同学们读课文,对课文的语言进行赏析,每位同学准备用……写(用)得好,写出了…… ”的句式说一句话。
3.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
4.同学们准备发言。
5.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赏析性说话活动,对课文语言的品析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品味作者在词语中渗透的情感。如“母亲是个好劳动。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这一段中,同学们可以说:“母亲是个好劳动”中的“好”字用得好……,“从我能记忆时起”用得好……,“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总是”用得好……,两个“还”字用得好……等。
又如“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这一部分中,同学们可以说:“任劳任怨”四个字已经能够很好地评价一个人的勤劳了,但作者还在这之前加上一个“极”字,这就写出了母亲非同一般的勤劳;又如“没有同别人吵过架”已是够高的评价了,但作者说母亲“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就写出了母亲非同一般的好性格……
(2)品味作者在句式中表达的情感。
作者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段,组合成不同的句式,在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如“我应该感谢母亲”的反复倾吐,“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的反复咏叹,“母亲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回环往复,都是意蕴丰满、情感深厚的。
(3)品味作者在重要段落中抒发的浓重情感。
如课文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动词,有表示强调的虚词,表达了作者极为浓郁的情感。又如课文的最后一段,一抒哀痛之情,二议如母亲一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伟大,三表自己的决心,语言质朴庄重,深沉之中涌动着激情,既抒写了深挚的孝心,又表现了博大的胸怀。
另外,文中大量褒义词语的运用,不少的突出中心句的段落,段中穿插的点点议论,都可以在同学们的品析、品味之中。
[创意说明]
这个教学设计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创新:第一,课型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的课型设计为“说读课”。所谓“说读”,就是说说读读,读读说说,说了再读, 读了再说。学生在“读”与“说”中完成对课文的感知、理解与赏析。由于要“读”,学生便占有了成块的课堂学习时间;由于要“说”,学生也同样占有大量的课堂活动的时间。如此三读三说,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也真正有了主体性的学习活动。这在这样的课型中,教师的讲析的分量大幅度减少,教师指导、调控的作用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二,思路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着眼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安排了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整体感知课文,整体理解课文,整体赏析课文。这其中有三个地方表现出教学设计科学性与艺术性。首先,对课文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整体阅读而不进行肢解式的分析,教学视点、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次,三个教学板块彼此联系、彼此依存而又层层递进,前有铺垫,后有深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 明晰单纯。再次,对学生的提问的量有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基本上做到少提问或者不提问,三个教学板块中都有引导着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一线串珠”的主问题而没有一个一个的提问,于是课堂上有学生阅读、思考、发言的活跃场面而没有一般教学中的“碎问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