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教案【优秀9篇】-bsport
时间:2023-06-17 08:53:45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中音乐课教案【优秀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设计 篇一
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为我们实施审美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内容。事实证明,学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正确的引导。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一、整合音乐作品的形象特点,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艺术教育总是以一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为基础的,音乐通过复杂的人类艺术形象思维——联想、幻想、想象等一系列的阶段,从而间接表现出客观世界。以在音乐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努力寻求听觉方面的感受中介,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心理过程达到对音乐的准确感知和深刻理解,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从具体的情景入手感受抽象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意境,从而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有效地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不同于绘画、造型、雕塑那样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因此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难免会摸不着头脑,甚至报怨音乐作品太抽象、不易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用绘画、投影和多媒体等视觉手段,使音乐作品形象化,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有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运用合作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想象活动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平等地位。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老师问学生,而少有学生问老师,如此以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抑制。在合作教学中,由于营造了一种独立思考与合作互相结合的氛围,大力提倡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加强,思想得到了解放,更好地使学生发挥丰富的联想,从而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
3、运用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联想感悟力
我们在进行音乐分析时常常会发现,对比的手法在许多音乐作品中是被经常使用的一种创作方法,而在一些器乐体裁中,对比恰恰是音乐创作的重要原则,比如三部曲式就是对比性原则运用的最典型的例子,在绝大多数音乐作品中即有乐段的对比又有乐句的对比,可以说对比是音乐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对音乐情感、音乐形象的感知往往是在比较中进行的。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把比较法运用到欣赏教学中,能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清晰地辨别声音效果,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丰富优秀作品的积累,培养高尚的审美观念和道德情操
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的,需要在长期不断的欣赏过程中,积累丰富的优秀作品,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兴趣和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作品的积累我主要注意两个方面:
1、通过背唱优秀作品的主题旋律来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优秀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往往易于演唱,象《梁山伯与祝英台》、《二泉映月》等作品的主题旋律学生在聆听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跟唱。学生在对这些主题旋律的反复聆听和背唱中即感受了音乐的旋律、节奏等要素的丰富表现力,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通过积累丰富的优秀音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对课堂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和编排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音乐作品,对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在具体惯彻这一教学目标时又要注意灵活性和实效性,只有对课堂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和编排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对作品进行选择:
(1)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渔阳鼙鼓动地来》等;这类作品以传说、历史故事为背景,学生通过对故事的了解很快就能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进而在感受音乐的节奏、曲调、和声等要素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2)具有较强的民族民间风格的作品,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江河水》等;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常常是旋律优美流畅或色调鲜明,能够在音响感知上首先抓住学生的耳朵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3)以自然风光为题材的作品,如《蓝色的多瑙河》、《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沃尔塔瓦河》等。这类作品以自然风光为背景或作为艺术象征来表达情感,具有丰富而具体的联想的效果。
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和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调整,我的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感到音乐不再是高高在上难以理解的圣典,拉近了优秀音乐作品与学生间的距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高中音乐教案 篇二
一、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自由变奏”?
(2)、学唱民歌《城墙上跑马》
(3)、引导学生对第一部分的三段音乐作分析。
(4)、引导学生对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音乐的速度、情绪变化等作分析。
能力目标:开阔音乐视野,增强感受、听辨、鉴赏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文化修养。
情感目标: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让学生感悟到思乡是中国人、中国音乐一个永恒的主题,培养学生用真情实感去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课前先布置学生去查阅、了解有关马思聪这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的生平及《思乡曲》的创作背景、采用的音乐主题。
三、教学重难点:体会音乐作品“自由变奏”的特点、情绪变化及作品分析。
四、教学方法:引导、讨论
五、教具准备:vcd、电脑、课件、钢琴。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新课导入:播放根据李白的《静夜思》改变的通俗歌曲。
学生:老师,这不是李白的《静夜思》吗?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很好听!
老师:是的,说的非常好。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艺术家都曾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思乡这一永恒的主题。感受了文人表达的思乡作品后,今天我们要着重欣赏由音乐表达的思乡作品,马思聪的《思乡曲》。
3、放《思乡曲》音乐,请同学来介绍他们所收集的马思聪的生平及《思乡曲》的创作背景、采用的音乐主题。(老师总结并加以肯定)
4、老师把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曲谱歌词呈现在电脑的大屏幕上,老师伴奏,学生学唱。
5、知识教学:什么是自由变奏?“自由变奏”是更为自由的重复变形的写法,往往只保持原型主题的部分核心因素(如骨干音和总的旋律线趋向等),而在节奏、节拍、速度、音调,甚至句式结构、调式方面,都作必要的改变。自由变奏在创作中常和其它手法(如重复、变化重复、模进等)结合运用。它可以深化甚至改变原型主题的音乐形象,使之获得崭新而丰富的表现力。、全曲欣赏
1)、第一部分三段音乐的欣赏。
a、思考问题:对第一部分三段音乐作分析,体会音乐的自由变奏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情感?
b、学生答:感觉三段音乐都会有相似的音,象都有个共同的根基。音乐有思念故乡的忧伤情感在里面。
c、老师总结:第二段是第一段的变奏与引伸,相同骨干音有1、2、3、5、6,第一段与第三段音乐有着更为广泛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骨干音完全相同上,第三段具有第一段音乐一定的再现功能。第一部分柔和、带有暗淡色彩的旋律以一种感叹的诉说语调,把思念故乡时忧伤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d、师生哼唱第一部分的三段音乐主题。
(2)、第二部分音乐欣赏。
a、思考问题: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音乐在速度、情绪在有什么不同?它表现了什么情景?b、学生答:第一部分速度轻缓、情绪忧伤;第二部分速度加快,情绪是喜悦的,好象是游子回家了。
老师总结:与第一部分速度轻缓、情绪忧伤感伤的音乐相比,第二部分速度加快,情绪变得明朗,似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又似游子梦回故里,沉醉在亲人中间,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3)第三部分音乐欣赏。
a、思考问题:第三部分的音乐特点是什么?它又表现了什么情感?
b、学生答:再现民歌的音乐主题,音域提高了八度,再次感受到游子绵绵不断的忧伤的思乡之情。
c、老师总结:第三部分音乐是一个缩减再现的段落,仅仅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第一段的音乐旋律,并移高了一个八度显得更加缠绵悱恻荡气回肠,乐曲短小的结尾充满茫茫的愁绪,最后结束在不协和、不稳定的和弦上,曲终意未尽。无穷尽的相思理不清,斩不断,久久萦绕在心头。
(4)、复听全曲。
教师总结:同学们,《思乡曲》哀婉、缠绵,如泣如诉,带着浓浓的思乡愁情,把远离故乡的游子那种要回故乡而不能回的情境,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也让我们感受到曲作者马思聪魂牵梦萦的乡思和缕缕不断的忧伤。
七、课堂拓展延伸。
欣赏有关思乡的优秀歌曲:《念故乡》、《我的肯塔基故乡》、《故乡的亲人》
八、师生同唱《思乡曲》主题音乐。
九、课后小结: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的思考与实践活动中,学生才不会被动的听、被动的接受,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辨能力、感受能力、以及音乐实践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调动起学生的音乐兴趣。
高中音乐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深切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
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约10分钟)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约30分钟)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www.baihuawen.cn)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约5分钟)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高中音乐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使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喜爱我国的“国粹”。
二、通过聆听《打虎上山》唱段,模唱“引子”主旋律、学唱京剧唱腔,体验京剧的韵味和英雄杨子荣捣匪巢的豪情壮志。
三、了解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点;能模唱“引子”音乐主旋律,学唱“二黄原板”唱腔,诵读“西皮快板”唱词。
教学重点:
一、模唱“引子”主旋律,感受风雪弥漫、莽莽林海的情景。
二、在音乐学习实践活动中体验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点。
教学难点:
学唱“二黄原板”唱腔,诵读“西皮快板”的唱词。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合成器。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
(一)流程:感受京韵简介国粹导入新课
1.教师演奏乐曲,设问:老师首先给同学们演奏一首富有独特韵味的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你能从中联想到我国哪种戏曲艺术?
2、教师演奏后与同学交流,并总结这首乐曲是采用了京剧音乐素材编写而成。
3.简介: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在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导入:【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段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唱段《迎来春色换人间》又名《打虎上山》。
(二)设计意图:通过富有京剧韵味的乐曲,营造了学习京剧的氛围。同时,设问也启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先前所知。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京剧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二、欣赏唱段,整体感知
(一)流程:了解剧情欣赏唱段
1.教师简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智取威虎山”讲述的解放战争初期,我解放军侦察排长杨子荣化装成土匪打入敌人内部,与敌人斗智斗勇,最后将敌人一举消灭的故事。
2.设问: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在欣赏之后说说你从唱段中都感受到什么?
3.播放现代京剧《打虎上山》唱段(视频),师生共同欣赏。
4.师生交流。
(二)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打虎上山》唱段,使学生对唱段的韵味、故事背景、场景、人物大致有所了解。并能够初步了解现代京剧艺术形式。
三、分段欣赏、互动体验
(一)流程:模唱“引子”(主旋律)聆听“二黄导板”学唱“二黄原板”唱腔诵读“西皮快板”唱词。
1.欣赏【引子音乐】并讲解这段引子音乐在乐队的巧妙烘托下,表现出杨子荣挥鞭疾驰在狂风暴雪、茫茫林海、广阔雪原上的飒爽英姿。
2、请同学们分别聆听引子音乐中的三个音乐片断,感悟音乐特点,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来谈感受。
3.师生合作。教师用合成器模仿演奏管弦乐背景音乐,学生用“u”模唱引子音乐中圆号的主旋律共同完成引子音乐,体验风雪弥漫的莽莽林海。
4.展示课前搜集资料,聆听【二黄导板】。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介绍课前搜集的京剧“唱腔”、“板式”、“二黄导板”板式,聆听教师学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唱腔,感受杨子荣气冲霄汉的英雄气概。
5.聆听【二黄回龙、原板】唱腔,模唱声腔。
⑴请学生介绍京剧“二黄回龙”、“二黄原板”板式后欣赏唱腔。
⑵欣赏后教师讲解通过原板这么一个抒情段落,我们感受到杨子荣这个英雄角色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戏曲中的角色在戏曲中称为行当,分生旦净丑4大行当,其中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那象杨子荣这样的中年男性人物,则被称为老生。
⑶教师范唱,请同学们模仿老生唱腔用“真声”学唱这句“迎来春色换人间”,体验一下杨子荣的内心情感。
5.诵读【西皮快板】唱词。
⑴请学生介绍搜集的京剧“西皮快板”的特点。
⑵教师讲解京剧中的“板”与“眼”,并模仿演奏京剧锣鼓经西皮快板的节奏,请学生理解、感受。
⑶诵读唱词。先用学生熟悉的现代音乐“说唱”节奏读唱词,体验快节奏;再用锣鼓经伴奏诵读唱词,体验西皮快板。
6.聆听【西皮快板】唱腔。请学生随着唱段节拍“拍腿”,感受由抒情段落逐渐转为急速的过程,体验杨子荣“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的必胜信心。
7、师生交流:
【师】设问:唱段运用了多种板式,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英雄人物杨子荣,你感觉他是一位怎样的英雄人物?
【生】畅谈感受……
(二)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重点。通过模唱、聆听、学唱、诵读等教学方法感受《打虎上山》风雪弥漫、莽莽林海的情景,体验英雄杨子荣的豪情壮志。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眼、耳、口、肢体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京剧知识,体验京剧韵味,喜爱京剧艺术。
四、拓展体验
(一)流程:教学反馈体验锣鼓经
1.教学反馈。播放两个唱段(部分),分辨二黄、西皮唱腔。
2.体验京剧锣鼓经。学生用口模仿京剧武场乐器——大锣、小锣、铙钹的声音,演唱锣鼓经——慢长锤。
(二)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是检测学生对二黄、西皮唱腔的认识能力。京剧的锣鼓经是戏曲音乐中特色的,让学生用声音模仿锣鼓经,即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又使学生对锣鼓经有个初步的认识,进而使学生更加喜爱京剧。
五、板书设计:
打虎上山
现代京剧
高中音乐教案 篇五
一、课题
《赏析惊愕交响曲》
二、教材分析
《惊愕交响曲》是人教版高中音乐欣赏的必修教学内容。是海顿的代表作品,其中以第二乐章最为着名。作品采用变奏曲式。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刹那间乐队用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轻快活泼,音乐诙谐富有活力。第四乐章速度变得更快,好像是人们在欢快地舞蹈。因此本交响曲对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极其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全体学生参与演奏,培养学生简单乐器的演奏水平及合奏的能力。
(2)通过学生亲自演奏作品,了解变奏曲式及变奏曲式的创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分析作品,模仿并实践演奏,完成教学。
(2)发挥特长生的优势,让他们有更多的展示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演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器乐演奏的兴趣。
(2)通过分析演奏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使学生更加关注他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分段赏析惊愕交响曲
2、通过演奏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意图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视唱、试奏、合奏等音乐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熟悉该曲的主题部分,从而促成“随风潜入曲”的良好效应。
2、“生本课堂243”教学模式的实施。利用导学案媒介,针对学情,灵活处理“前置性补偿--新知探究--形成性检测--后续性补偿”四环节,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生动课堂、生本课题、生成课堂、生长课堂。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教师的问题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见板书设计)
(二)学生分析作品,用乐器演奏作品片段
现有乐器;竖笛、钢琴、小提琴、二胡。
1、主题:全体同学用竖笛演奏。(强弱变化如何处理?注意最后一个音。)
2、分析与演奏四个变奏及尾声:让学生分析作品情绪、演奏乐器及选择现有的乐器进行演奏。
(1)变奏一:再次请学生欣赏片段,听一听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我们可以使用哪种乐器来演奏?作品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海顿为什么用这样的情绪演奏作品?
(2)变奏二:转调为同主音的小调。请同学欣赏片段。
(3)变奏三:
①十六分音符用什么乐器演奏?
②欣赏片段,两个声部分别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我们可以使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用了什么创作手法?
(4)变奏四:
①乐队强奏,弦乐以快速的六连音衬托。欣赏这部分内容,使用什么乐器演奏?
②欣赏后半部分,使用了什么乐器?我们用什么乐器演奏,作品是如何变奏的?最后的强奏如何处理?
(5)尾声:
作者如何处理情绪?为什么?我们怎样演奏?
3、在教师的指挥下完整地演奏作品。注意各段的连接及不同乐器的进入。
(三)小结变奏曲式并欣赏其他变奏曲式的作品片段
通过演奏作品,请学生说说什么是变奏曲式?请学生再欣赏两首变奏曲式的作品片段,进一步体会变奏曲式。(《小星星变奏曲》、《少女的祈祷》)
(四)总结
通过演奏作品,同学们不仅对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变奏曲式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学生活动】
1、学生分析作品情绪、演奏乐器及选择现有的乐器进行演奏。
2、变奏一:完全保持了主题结构,小提琴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衬托。主题可以用竖笛演奏,人数可以减半,(反复时换另一半),可用弦乐奏十六分音符,可选择小题琴或二胡。学生分析作品的情绪,“惊愕”之后的愉悦。
3、变奏二:弹钢琴的同学为我们演奏a部分。(b部分略)
4、变奏三:十六分音符可以用竖笛演奏。由双簧管和小提琴奏出两个声部的旋律。可以使用长笛和小提琴演奏。这部分运用了复调的创作手法。所有乐器一起强奏,钢琴演奏六连音衬托。学生全体演奏。
作品用弦乐演奏,可以用二胡和小提琴。加入了许多变化节奏,丰富作品。部分学生演奏,其他学生聆听。强奏时所有竖笛加入,一起演奏。
5、尾声:情绪有些压抑,暗淡。因为“惊愕”过后一切都不会改变。竖笛演奏人数减半,弱收。全体学生完整演奏作品。
变奏曲式:先奏出一个自成段落的主题,然后以一系列的主题变形,使主题通过多次不同的变奏而得到多方面的发挥。少则三五次,多则数十次。
【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合理。通过学生分析作品,并通过选择身边熟悉的乐器亲自演奏作品,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变奏曲式,使枯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兴趣。
高中音乐活动课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通过介绍民乐二胡,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
2、通过几首二胡曲的欣赏,体会乐曲所表现不同的风格,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通过介绍几位音乐家,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二胡音乐欣赏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引导想象感受的方法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愉快与启发式
教具或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二胡
教学过程
一、老师激情表演导入(师奏3分钟的二胡曲《光明行》)
提问:
1、这是什么?
2、这是西洋乐器还是我国的民族乐器?
3、它有几根弦?
二、介绍二胡:
因为它只有两根弦,所以取名为二胡,二胡是现代的名称,过去民间多称它为南胡、胡琴、等, 二胡看上去是一个物体,没有什么感情可以表达,但是它一但经过不同的演奏人员在技术和艺术上的加工。就会变成一个很懂感情的东西,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二胡的魅力所在。
三、欣赏音乐《赛马》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音乐的名字吗?你们听了着段音乐能讲述一下你们的感受吗?(师生共同讨论,发挥自己的联想)
2、乐曲简析:(略)
四、欣赏音乐《空山鸟语》
1、播放《空山鸟语》引子部分,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想象画面;
2、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感受到的画面;
3、教师根据引子画出一幅简单的群山图;
4、继续放音乐,完成画面;
5、作者写作主要意图;
6、作者 生平简介(略)突出作者勤奋好学;
7、乐曲简析:(略)
五、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
1、导入:
2、介绍女子十二乐坊。
3、欣赏音乐《自由》。
4、里面的音乐和以上的音乐有什么并不同。
5、里面二胡的演奏形式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6、音乐分析:(略)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初步的了解了一下二胡,介绍了这么多不同形式的二胡曲和一些音乐名人,希望大家象音乐名人那样勤奋努力学习,能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学习我们民族乐器,并能够更好的把我国的民族音乐开拓创新。让我国的民族音乐在中国以及全世界发扬光大,永保青春魅力。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 篇七
一、导课。
1、通俗音乐(ppu1ar music)——把不表现重大体裁和思想内容的作品称为轻音乐,习惯上人们把通俗易懂、情调轻松的音乐,例如小斯特劳斯的那些圆舞曲等归属这个名词之下,以后,爵士乐、摇滚乐团、轻歌剧情、迪斯科等层出不穷的群众性的歌舞形式愈来愈多,而这些音乐虽然带有自娱的色彩,但有时亦有针贬时事,抨击现实的作品,原先的轻音乐的概念很难把这些都涵盖进去,有一些媒介把这些都为流行音乐,但这样就混淆了深受群众热爱的古典与这些音乐的界线。现在,理论家们一般都用通俗音乐一词概括这些音乐现象。
二、授新课
1、布鲁斯
我们知道,布鲁斯即蓝调,在英文中是苦、忧郁的意思。虽然爵士乐包括黑人音乐、英国歌曲、法国舞蹈音乐等等,但布鲁斯是爵士乐的主要成分.布鲁斯产生的时间比爵士乐早,可能是综合了19世纪后半期黑人们演唱的田间号子。宗教歌曲<灵歌>和诉说的民谣演变而来的。布鲁斯的音乐特点,主要在于大调音阶上降第三级音和降第七级音,有时也降第五级音。这些降半音的音符有小调性的特征,而且唱到这些音时常常带有滑音。颤音,听起来哀声怨语,悲恸凄楚,感情十分丰富,所以也有人将布鲁斯译为“怨歌。当然,布鲁斯歌曲也有一些欢乐、愉悦的作品。布鲁斯的速度舒缓,节拍常为四二拍、四四拍,旋律多含切分节奏。布鲁斯的演唱风格很自由,同生活中的语言情绪结合很紧,假声、呻吟、哭泣、嘟囔都可以用来渲染烘托气氛。布鲁斯这种底层社会的气质,给以后早期爵士乐带来了同劳动人民生活、同黑人民间音乐紧密相连的特色
带领同学们一起欣赏“空虚”布鲁斯。同时配合讲解:
2、通俗音乐
在通俗音乐的源起上,有的研究者认为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主要于西方,“一般主要指以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在欧美各国发展起来的一些适合城市一般市民群众兴趣和爱好的音乐”
(1)。这种观点也许与“通俗音乐”或“流行音乐”的提法来自于西方有关。应该承认,百年来西方政治、经济和军事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使本身有着多种属性规定的西方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开来。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伴随着西方音乐技术和理论的大量引进,各种各样的音乐思潮和诸如“音程”、“谱号”、“blues”、“pop”之类的音乐名词术语也都逐渐被介绍到了中国。时至今日仍然不可否认的是,从某种角度来看,现代意义上的通俗音乐仿佛的确是一个西风东渐带来的舶来品。因为直到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在通俗音乐创作方面不论从艺术手法、制作技术还是运作模式上都在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因袭着西方的一些东西。但同样必须承认的是,这些都只能说明音乐实践本身的方法问题,并不能成为对通俗音乐的内涵和外延探讨可以完全用西方社会历史文化来解释的理由。即使在西方,用来解释通俗音乐或者流行音乐的“pop”一词的内涵也是颇为复杂的,它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使用并不一致。法国学者亨利·斯科夫·托尔格在《流行音乐》一书里提到,“我们混用pop_music和musiquepop,不加区别:在法国,前一英文用语等同于后一法文用语;但在英国,尤其是在美国,通常的称呼只是roc(摇滚乐)”
(2)。事实上,作为“音乐”概念范畴内的“通俗音乐”,它首先必然具有“音乐”的属性,然后才具有“通俗”的属性,而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的“音乐”并不是只在西方民族和国家中存在;同样,作为“音乐”形态之一的“通俗音乐”,也不是在西方民族和国家中发展起来后才在别的民族和国家里出现的。实际情况是,通俗音乐不只是在近现代才有,而是很早就已经存在,并且是在绝大多数民族和国家里的客观存在,只不过在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通俗音乐体现了通俗音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已。
欣赏《童年回忆》与《思念》,并请同学们在欣赏后发表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三、总结
通俗音乐是现在流传范围最广,最易于流传的音乐形式,但是通俗音乐的层次有高有低,请同学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欣赏其中的精品。
高中音乐教案 篇八
活动形式:钢琴课
活动内容:《青蛙跳舞》
内容分析:
《青蛙跳舞》是《幼儿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的曲子。难易程度方面属于难度较高的曲子,因为乐曲里面不仅有跳音与保持音及双音的不同演奏形式、有强、弱等感情标记,而且在识谱方面音符的跨越性比较大,还有三个最近刚学的的音符。再者,要弹出乐曲特有的意境也需要用心去体会。总之,这首乐曲学习点较多,是一首比较有价值的幼儿钢琴练习曲。
活动目标:
1、感受《青蛙跳舞》所描写的意境。
2、熟练的识谱、唱谱,能在教师的提示下根据调式找出曲中的变化音,认识曲子中“跳音、保持音、休止符、强、弱”等标记。
3、分手练习,能比较流畅的弹奏,边唱边弹。乐曲节奏准确。能准确表现四三拍的节奏特点
4、简单了解作曲家“丁善德”及代表作品。
活动重点:
识谱、分手弹奏
授课对象:
王晓语邱泊斐、苗淑沛
活动准备:
曲谱一份、音符多个、录音机、青蛙图片一张、教师准确的示范演奏、音乐磁带《捉迷藏》
活动过程:
一、以“小音符捉迷藏”的形式,引导幼儿复习高、低音谱表上学过的音符。重点复习与《青蛙跳舞》相关的音符。
二、教师出示青蛙图片,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小青蛙的曲子。
教师示范演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识谱、唱谱
1、出示高音谱表上的乐谱。
①请幼儿观察“这是几拍的曲子?”(3/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三拍)
“音符上有什么标记?”(引导幼儿说出跳音,保持音记号)
“都有哪几拍的音符、各唱几拍?”(四分跳音,附点二分音符,各唱半拍,三拍)
“有变化音吗?”(引导幼儿看谱号后面的调号,知道是g大调,变化音为#f)
②教师引导幼儿演唱高音谱表上的乐谱,用节拍器伴奏。
要求:节奏准确,跳音要唱出来。
③教师弹琴,幼儿人手一本书唱谱。
④幼儿一一演唱,检查幼儿的识谱情况。
2、出示低音谱表
①“你看到了哪些标记?“(休止符、双音跳音)
②“休止符有几种?”(全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各休止1小节及1拍)
“双音由哪些音符组成?”(请幼儿在钢琴上找出并弹出来,教师逐一检查)
③“双音像什么?”(青蛙的叫声,初步感受乐曲的意境)
四、幼儿练习弹奏,教师指导
1、先练习右手部分,教师示范讲解跳音弹奏要领:乐曲活泼、可爱、可用指尖部分把跳音弹出来,弹轻巧。
①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边唱边弹,节奏准确,跳音要弹的有跳跃感。
②逐一检查右手的弹奏。
2、练习左手的弹奏。
①教师示范、讲解。重点讲解双音的弹奏要领:手指准备好,有跳跃感,要利用好休止符的时间来快速的找下一个双音,双音下键要统一,音色要统一。
②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边弹边数拍子。
③教师逐一检查左手弹奏
3、幼儿自由练习左、右手。
教师根据幼儿在弹奏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单独指导。
五、幼儿欣赏教师的完整弹奏,感受乐曲的意境。
幼儿听乐曲自由表演。
六、欣赏丁善德的代表作《捉迷藏》结束。
高中的音乐教案 篇九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现代京剧唱段《家住安源》及《雄心壮志冲云天》,感受、体验唱段的音乐情绪及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正确判断它们的唱腔及行当,掌握京剧音乐的板式、伴奏等京剧常识。
【过程与方法】
能够积极大胆、有感情地演唱现代京剧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体会现代京剧艺术的唱腔韵味,培养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
【知识与技能】
探究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在内容、服装、伴奏等方面的区别。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欣赏现代京剧唱段《雄心壮志冲云天》,感受唱段的音乐情绪及表现的思想内容。
【难点】
能够较为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现代京剧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体验京剧艺术的唱腔特点。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两段京剧唱腔音频,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两个京剧唱段的题目分别是什么吗?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学生讨论回答,课件出示答案。
2.学生自主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海岛冰轮初转腾》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两个唱段在服饰、内容、打扮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4.教师通过传统京剧的特点引出现代京剧,顺势导入本课。
(二)赏析乐曲
1.教师发起讨论会:什么是现代京剧?你知道哪些现代京剧?学生自主讨论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的不同。
2.教师出示ppt资料,简介现代京剧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如《海瑞罢官》、《红灯记》、《沙家浜》等。
3.欣赏现代京剧《杜鹃山》第三场中唱段《家住安源》,结合课本唱词,请思考:这个唱段的旋律有何特点?(唱段旋律委婉优美,起伏跌宕,属于二黄腔)
4.再次聆听,说一说行当、唱腔分别是什么?表现了柯湘怎样的思想感情?(青衣;痛苦哀婉的心情)
(三)对比赏析
1.片段欣赏,初步感受
(1)播放《雄心壮志冲云天》音频片段,请思考:表现了李玉和怎样的情绪?(李玉和对敌人的蔑视和悲愤、激昂的情绪)
(2)再次聆听,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有何特点?(旋律平稳,节奏舒缓)
(3)说一说这一唱段是什么唱腔和行当。(唱腔是二黄,李玉和属于行当中的`老生)
2.完整欣赏,深入体验
(1)播放《雄心壮志冲云天》视频,学生跟着唱词尝试轻声跟唱,思考:该唱段可分为几个部分?(六个部分)
(2)各部分分别表达了李玉和怎样的思想情感?(对敌人的蔑视和大义凌然——虽锁住手脚,却锁不住英雄气概——回忆与敌人斗争的情况,展望革命发展形势,表现出从容不迫的气势——对未来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关心转送密电任务,相信母亲和女儿——视死如归的决心。整个唱段刻画了李玉和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思想感情,体现了李玉和壮志昂扬的英雄气概。
(3)伴奏乐器有哪些?(打击乐器、弦乐器、交响乐器)
(4)学生分小组讨论:伴奏音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伴奏音乐起到了烘托气氛和衬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1.学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1)欣赏唱段,学生判断唱腔和行当:西皮、老生。
(2)跟音乐轻声哼唱,找一找哪些地方比较难唱。
2.跟音乐有感情完整演唱几遍。
3.随机挑选同学上台表演,并让学生自己评价。
(五)小结作业
1.教师总结:请你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说说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在内容、服装、伴奏、道具、布景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2.希望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更多的同学能够走进京剧的殿堂,去领会她的美妙与瑰丽,去创造她的灿烂和神奇!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