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同步训练(10篇)-bsport
时间:2023-03-06 14:38:20
《曹刿论战》同步训练 篇一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拜见。他的同乡说:“都是得高官厚禄的人,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上朝去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呢?”庄公说 :“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拿它来分给一些臣子。”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的。”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凭着一片至诚,告诉神。”曹刿回答说:“这点儿小诚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庄公说:“轻重不同的案件,我既使不善于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情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要打仗,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庄公同他共坐一辆战车。鲁国齐国的军队在长勺作战。庄公打算击鼓命令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国军队敲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进攻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去。曹刿说:“不行。”于是向下观察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齐军,说:“可以了。”就追击齐国军队。
战胜了齐国军队后,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是不容易估计的,怕有伏兵在哪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换一个角度分析——《曹刿论战》教例评析
余映潮
[教例简述]
字词教学已经进行,记叙的线索已经点明,课文已经读午很孰,课文教学进入第二课时,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讨论本文的详略。
(详写“论”,略写“战”详写人物的“言”,略写人物的“行”;详写事物的因,略写事物的课;详写曹刿,略写庄公;详写鲁,略写齐。)
二、分析课文内容和曹刿的人物性格。在讲析中如下板书:
课文内容 故事情节 曹刿活动 曹刿性格
开头……乃人见 发生 请求入见 爱国热情(有德)
何以……请从 发展 论何以战 政治远见(有识)
公与……齐师 高潮 从战指挥 军事才能(有才)
既克……逐之 结局 论何以胜 谋略过人(有学问)
三、请同学们依照老师分析曹刿的方法和过程,分析一个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
通过激烈的讨论,同学们认识趋于统一,教师归纳学生的讨论要点,形成如下板书:
故事内容 课文内容 人物性格
庄公备战见刿 三问三答 实事求是答问
虚心听取意见
庄公作战用刿 公与之乘 大胆任用人才
战于长勺 自己亲自参战
不因胜而自喜
庄公战后问刿 一问一答 为真知而求教
[评析]
这个教例的最大优点是进行了课文分析,不仅仅是单向的分析,而且是双向的分析。
从文言文教学来看,往往字词句的讲析比较认真,而课文内容的分析则比较马虎。
此教例的课文分析却相当细腻,教师不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而淡化分析,也不因其只有220来字而轻率处理——认真把握分析这个环节,就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大有帮助。
从记叙文的教学分析看,很多课堂教学只济意了单向分析,简化了对课文理解的层次。如教《狠》,只分析屠夫,不分析狼;如教学《竞选州长》,只分析马克·吐温,不涉及霍夫曼之流;如教学《背影》,只分析父亲买桔的深情,不理睬“我”的“四看”更烘托了父亲的深情,等等。
此教例不仅仅分析了刿,也分析了鲁庄公并未如教参上所说的那么“鄙陋”(他的三答是很有内容的),而且贯注给学生一个意识:在阅读中,要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善于从不同的视点来分析阅读内容,从而获得对知识的全面的辨证的理解。
这个教例的另一个优点是板书设计精致。两则板书的归纳提练相当精练准确,其中第一则板书关于故事情节的划分显示出教师独到的见解,颇有新意,第二则板书则因为以鲁庄公为对象,在《曹刿论战》众多的板书中独树一帜。
《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的“之”是“结构助词”还是“复指代词”
《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一句话,“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古文观止》和《古文鉴赏辞典》等很多材料中都把句子中的“之”字理解为结构助词,意思是“的”,笔者认为不妥。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很多种,因其位置、作用的不同,其用法和意义也不同。它的前面是动词时 ,常常用作代词,可代人或代事,如“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它在主谓语之间时,常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呼东西 ”(柳宗元《捕蛇乾说》);它后面涉及的对象表处所时,常常译作“到”“往”“去”等,如“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它做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词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时,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它的后面是名词时,常理解为结构助词“的”,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但有一种情况必须注意,就是当“之”字后面是“属、徒、伦、族”等这些表示某一类或某一种人或事物的名词时,“之”必须做代词,复指前面列举的内容,不能再理解为一般的结构助词。像下面这些例句: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2、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贾谊《过秦论》)
3、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班固《汉书·酷吏列传》)
4、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司马光《资治通鉴》)
5、齐明、周最、陈轸……乐毅之徒通其意。(贾谊《过秦论》)
6、郯子(苌虹、师襄等)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7、吾不能不为匈奴冒顿、 突厥颉利之徒悲也。(梁启超《正统论》)
8、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司马浅《史记·孔子世家》)
9、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陈寿《三国志》)
10、吴起、孙膑、带佗……赵奢之伦制其兵。(贾谊《过秦论》)
11、至于王、谢之族,希、瘐之伦,纵不尽其神奇,咸亦挹其风味。(孙过庭《书谱序》))
12、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刘向《说苑》)
1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韩愈《师说》
以上例句中的“之”,因为后面跟着“属、徒、伦、类”等词,所以都要译为“这些”或“那些”。再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中的“之”,后面的“属”是“类”的意思,前面的“忠”是指代庄公说的“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些尽心尽意、尽力为人民的事情,因此,“之”应该是复指代词,代指庄公提到的事情,故本句话也就可以译为--“(您提到的这些)都是为百姓尽心做事这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打一仗了”。
通讯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中学高中部 杜传强
《曹刿论战》同步训练 篇二
语文组李庆宝一、 教材 《曹刿论战》是八年级下半学期的一篇重点文言课文。因为是“二期”课改的探索课,我做了大胆的尝试,通过学生自己创作的几幅画用辩论的形式,把有关课文的阅读理解教学放在对画的理解上,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和领会作者的表现意图。由于我教的学生平时就进行过以画传情的训练,例如给课文《故乡》画插图、给文言文《桃花源记》画插图、给每周一诗画插图等等。所以这次给《曹刿论战》画插图从任务的本身来看是没有难度的。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学生的辩论,而难点也是学生的辩论,这是教师无法可以事先控制的。所有的一切取决于临场发挥和临场调控。 二、 教学目标 从“二期”课改的精神来看,教学目标必须要符合两个特点: 即可操作性;可检测性。首先,从可操作性这一层面我的目标是: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通过辩论和探讨了解他人队课文的不同理解,达到互补促进的目的。其次,从可检测性这一层面我的目标是:通过当场的问题检测,了解学生通过辩论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学生由此也可以知道自己在画面的创作和辩论的过程上可能存在的不足。 三、 教学程序
关于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我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在绘画和辩论中去学习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教师只是起一个调控的作用。设计的本身就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一切以学生的发挥为主,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舞台。本课的前期准备:男女学生各自推荐十名代表,我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乡人劝说;君臣对话;指挥作战;战后总结),通过抽签男生选择了1和3两个部分,女生是2和4。接着各自回去通过集体讨论对所选的两个部分进行创作,形成两幅插图。然后经过交换,男女生对对方的创作进行集体评议,寻找漏洞和不足,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再创作两幅插图,作为当场的展示。本课的提问设想事先是无法准备的,因为学生如何进行辩论,会有什么措辞,教师在课前并不知晓,男女双方的辩手也不知道对方会使用什么招数,一切全部是课内的当场发挥。我在课前强调了一点“辩论的依据是课本”。因为我估计学生可能会辩论一些枝节的问题,我希望通过辩论能对课文的整体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对文中的主要人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评价。整堂课按照介绍、辩论、展示、再辩论的方式进行,最后是问卷检测。 四、 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节课采用的是图画结合辩论的方式,从课文本身来看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原文重在“论”字上,语言和形象毕竟是有明显的差异,应该讲是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也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但我的教学初衷不是要求学生通过绘画和辩论一下子把握住文章的精髓。其实,对于学生我没有明确的要求,他们能说多少是多少,说得对或者不对(对照认可的标准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敢说,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每个人对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学生也是如此,她们把理解转化成图画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总有他们自己的道理,我想这就是我这节课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不能令我满意。首先,学生在辩论中往往枝节问题化时太多(以至于检测的时间显得仓促),我不得不中止一次,以提醒双方辩者要以课本为依据,看来此类课教师课前的指导要加强,重要的注意事项要明确。其次,辩论四组图画共八幅显得多了一些,原本我打算让课堂内的其他学生也可以随机发问,增加辩手辩论的难度,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从教学实际来看时间明显不够,所以,我觉得不妨重点突破“指挥作战”这一环节,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曹刿论战》同步训练 篇三
教学设想
采用诵读法,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和理解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其中的一些名句警语,也可以通过诵读加以积累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二、朗读课文,解决读音和停顿问题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朗读带。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注意自己感觉读得不准的字音,以及停顿不对的句子。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教师引导评点,指出其朗读的优点以及存在的语音、停顿问题。
3.解决有关字音问题。
曹刿(gùi) 又何间焉(jiàn) 肉食者鄙(bǐ)
牺牲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登轼而望之(shì)
吾视其辙乱(zhé) 夫战,勇气也(fú) 望其旗靡(mǐ)
4.解决有关句子的停顿。
主要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三、朗读课文,疏通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标记出自己感觉理解上有困难的词语和句子。
2.结合课文注释,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初步解决部分难词难句。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解决难词难句。
(1)注意以下词语和句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当官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
肉食者鄙:当官的人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和食物这些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牺牲玉帛,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如实反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详细审察,但一定按照
实际情况处理。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是忠心为人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一战。
公将鼓之:庄公准备下令击鼓进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便
有所衰落;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就差不多耗尽了。
(2)引导学生总结虚词“以”在课文中的用法:
“以”字在第1段出现的次数较多,主要是作介词,表示“凭借”、“根据”等。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1.把握课文写作思路。
要求学生思考如下两个问题:(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2)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
“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第一部分写曹刿拜见鲁庄公。,第二部分写曹刿指挥战斗的经过。第三部分写曹刿阐明取胜的原因。
注意,在学生概括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每部分内容都可以以“曹刿”作为主语,保持内容的连贯性。
2.把握课文中心内容。
首先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基本内容,然后思考: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明确: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论战”。这一点可以由标题判断。中心内容是:扣住曹刿这一中心人物,围绕“论战”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基本经过,阐明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并争取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指名学生背诵课文,引入新课
二、讨论本文写作的详略安排
1.学生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学生讨论后归纳:本文详写人物的语言,即“论战”,略写人物的行动,以及战斗的具体经过。就人物而言,详写了曹刿,略写了鲁庄公。
2.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呢?
明确: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
三、讨论曾刿的性格特征
可以采用问题组合的方法讨论曹刿的形象特征。问题设计如下:
1,学生迅速默读第一部分,思考:曹刿是一什么身份的人?
2.曹刿认为赢得战争的条件是什么?你对他的看法有何评价?
3.学生迅速默读第二部分,思考:在战斗中,鲁军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
4.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定这个反攻时机的?
5.迅速默读第三部分,思考:曹刿选定反攻时机的根据是什么?
6.综合考虑:你认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后归纳。
四、讨论鲁庄公这一人物形象
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中有关鲁庄公的内容,然后结合下面两个问题评价:
1.根据课文回答:鲁庄公懂得军事吗?
2. 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注意肯定
学生答案中的合理点,逐步引导学生的回答趋向统一。
五、课文学习小蛄
六、布置作业
《曹刿论战》同步训练 篇四
《曹刿论战》课件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2、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第一段文意。
3、初步了解曹刿关于战争取胜的论述及其指挥作战的才智。
二、教学重点: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三、教学难点: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第一段文意。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说话练习。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左传》中的一段著名文章《曹刿论战》。这段文章,毛主席在他的重要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曾全文引介,并作了精辟的评析,说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这篇文章很值得我们一学。
(三)初读课文:
1、简介《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或《春秋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小知识:
(1)春秋三传:(见“板书设计”)
(2)春秋时代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
¡ 齐鲁长勺之战(前684年)
¡ 晋楚城濮之战(前634年)
¡ 秦晋崤之战 (前633年)
(3)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 赤壁之战
¡ 官渡之战
¡ 淝水之战
3、文体:记叙文
4、时代背景: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5、生字:
刿(guì) 间(jiàn) 鄙(bǐ) 弗(fú) 帛(bó) 孚(fú)
徧(biàn) 勺(shuò) 辙(zhé) 靡(mǐ) 轼(shì) 夫(fú)
6、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四)学生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五)指名学生串讲第一段:
十年春,齐师代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公将战。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见。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谋:谋划。之:代这件事。
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乃入见。入:入朝,进宫。(曹刿)于是进宫廷拜见庄公。
问:“何以战?”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惠:恩惠。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六、小结: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一段。
八、板书设计:
公羊传 作者公羊高
春秋三传 谷梁传 作者谷梁赤
左传 作者左丘明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重点词语含义。
2、初步学习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了解曹刿关于战争取胜的论述及其指挥作战的才智。
二、教学重点:根据注释、工具书翻译第二、三段。
三、教学难点:学习翻译文言文。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三分钟说话练习。
2、导入:师: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一)分析第一段:
1 、第一节,主要讲述什么内容?
主要是写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的背景及和鲁庄公的对话。
2.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①齐师伐我,公将战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齐师伐我”的“师”的意思是“军队”,同样含意的成语有:
师出有名 班师回朝
4、 从鲁庄公的前两次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哪里?由此可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他把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这正显示出他的“鄙”;未能“远谋”。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反映曹刿对统治者的鄙视,又显示出曹刿的自信和深谋远虑。
6、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8、“战则请从”这一句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对于文章的结构它又起了什么作用?
从这话中,可以表现出曹刿他自动请战的热忱,而且也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
(二)串讲第二段:
公与之乘。鲁庄公和曹刿共坐一辆战车。
战于长勺。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公将鼓之。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
刿曰:“未可。”曹刿说:“(现在)不行。”
齐人三鼓。齐军擂过三通战鼓。
刿曰:“可矣。”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
齐师败绩。齐军大败。
公将驰之。庄公正要下令驱车追赶。
刿曰:“未可。”曹刿说:“还不行。”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然后)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瞭望齐军(退去的情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遂逐齐师。于是追击齐军。
(三)分析第二段:
1、在这一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1)选择了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
2)选择了开始追击敌军的正确时机,在齐军“辙乱旗靡”时,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2、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俩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可以用上文那两个词来验证?
鲁庄公“鄙”(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
曹刿“远谋”(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四)串讲第三段:
既克,公问其故。已经战胜,鲁庄公询问曹刿这样做的原因。
对曰:“夫战,勇气也。”曹刿答道:“作战,是靠勇气的。”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消失了。
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是)大国,难以估计(它的情况),怕的是在此有埋伏。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五)分析第三段:
1、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曹刿对作战的经过做总结。
2、总结了哪几方面内容?就反击、追击的时机做了解释。
3、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和追击的时机作了议论?你认为他对这次战斗的总结全面吗?
曹刿对战争胜利的总结是针对鲁庄公的疑惑而发的,鲁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战争中他两次要下令抢先反击进攻和追击敌人,但都被曹刿阻止了,于是曹刿有针对性的对庄公做了解释,并以此总结打胜仗的经验,这样使课文内容做到了前后呼应,发展自然。
不够全面 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曹刿总结的两方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
六、小结: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七、布置作业:背诵第2段。
八、板书设计:
衣食所安:民弗从也
(详)一、战前——请见 牺牲玉帛:神弗福也
曹 小大之狱:取信于民
刿
论 战于长勺:反攻阵地
战 (略)二、战中——参战 齐人三鼓:反攻时机
(详)三、战后——论战 辙乱旗靡:追击时机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认识“取信于民”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懂得文中实词“师、鄙、盈、靡”等意思,虚词“之、以”等用法。
三、教学难点:了解一些句式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说话练习。
(二)导入新课:请同学讲述其它以少胜多的战例的过程。
(三)理解、思考:
1、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
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2、理清事件的发展线索: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交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曹刿)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3、本文以人物的对话形式运用对比写法记下了历史上著名的战争长勺之战。
4、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靠的是曹刿的正确的军事理论:政治上取信于民,战略战术上后发制人。
5、内容梳理:见“板书设计”
6、曹刿的性格特征:
曹刿的活动 曹刿的性格
曹刿请见 爱国热情(有德)
论何以战 政治远见(有识)
从战指挥 军事才能(有才)
论何以胜 谋略过人(有学问)
7、曹刿远谋的表现
1)战前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与鲁庄公会面时,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
3)交战过程中,在战略上不急于进攻和追击。
8、总结曹刿的形象特征: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9、分析鲁庄公的形象:
⑴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
⑵“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未察敌情,贸然进军。
⑶“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
10、1)文中的“鲁庄公”,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昏君?
鄙 反衬 曹刿远谋
2)鲁庄公真的就没有可取之处吗?
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亲临前线 ,总结经验,
1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运用对比手法,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12、围绕着“论”字,在战争的前前后后,曹刿做了什么分析?
战 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争 战略因素
胜 有利阵地----战于长勺
利
的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
因 战术因素
素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
(四)文言积累:
1、古今异义:
伐 齐师伐我 古义:攻打、讨伐。今义:砍伐。
间 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中间,或时间 。
鄙 肉食者鄙 古义:鄙陋,目光短浅。 今义:言行恶劣
牺牲 牺牲玉帛 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加 弗敢加也 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信 必以信 古义:信实,诚实。今义:书信。
狱 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今义:监狱,监禁罪犯的地方。
虽 虽不能察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再 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忠 忠之属也 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可以 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
情 必以情 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2、词性活用:
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为动词,赐福。
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为动词。击鼓进军。
3、通假字:小惠未徧。“徧”同“遍”,遍及。
4、一词多义:
请 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让我。)
从 民弗从也。(顺从,跟从。) 战则请从。(跟随)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跟着)
故 既克,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
彼竭我盈,故克之( 所以 ) 故逐之 ( 所以 )
以 何以战 ( 凭借 ) 必以分人 ( 把 )
必以情 ( 按照、根据 ) 必以信 ( 用 )
其 其乡人曰 ( 他的 ) 公问其故 (其中的,曹刿这样做 )
吾视其辙乱(他们的,指齐军 )
之 肉食者谋之 ( 代抵御齐国进攻这件事 )
公与之乘( 代曹刿 )小大之狱 ( 的 )
公将驰之( 代齐军 )公将鼓之(补足音节,无义 )
5、句式:
⑴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⑵省略句再而衰。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衰弱了。
⑶倒装句
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宾语前置
战于长勺。在长勺和齐军作战。状语后置
六、小结:
1、中心思想: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主线,记叙了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论战言论,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2、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何特色?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一段中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详细具体地表现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再如第三段论战胜的原因,把他的作战必须依靠士气、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了出来。这两段文字,充分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如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略写或不写。这样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3、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主要的记叙方式是“记言”,这是《左传》记叙某些历时不长,规模不大的战争时常用的方式,目的是通过人物的谈论,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阐述军事斗争的策略。本文就是这一类文章的代表作。它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对长勺之战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对抗强国的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以逸待劳,把握时机、后发制人等。
七、练习: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辨析句中加线词语的古今异义
(1) 又何间焉 (2) 肉食者鄙 (3) 牺牲玉帛
(4) 小大之狱 (5) 必以情 (6) 忠之属也 (7) 可以一战
3、本文共有三个自然段,概括一下各写了什么?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第三段,论鲁国取胜的原因。
4、 第一段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曹刿“请见”的原因。
5、第一段写曹刿与鲁庄的对话有几问几答?重点说明了什么?
共三问三答。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6、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因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7、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因为“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⑴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
⑵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
⑶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
⑷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后两点是“天时”因素。
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9、 请想出相应的成语
¡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击鼓进军)
¡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倒下)
¡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充满、旺盛)
¡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为人所信服)
¡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埋伏)
¡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计谋、谋略)
¡ 故克之——克敌制胜、攻无不克(战胜)
¡ 三而竭——殚精竭虑、精疲力竭(衰竭、用尽)
¡ 视其辙——南辕北辙、重蹈覆辙(车印、车痕)
¡ 遂逐之——逐鹿中原、追亡逐北(追击、追赶)
¡ 难测也——莫测高深、心怀叵测(推测、估计)
10、看图背课文。
八、布置作业:背诵第3段。
九、板书设计:
求信于臣 民弗从也 不可以战 重视
战前准备 求信于神 神弗福也 人民
求信于民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力量
齐人三鼓 齐师败绩
战争经过 善于把握作战时机
下视登望 遂逐齐师
彼竭我盈 敌疲我打
战后总结 深谋远虑
辙乱旗靡 敌退我追
《曹刿论战》同步训练 篇五
一、回忆复习,导入新课。
(放古典音乐,投影课件封面)
师:在古典音乐中我们来复习课文。先回答我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曹刿和谁论战?
谁是主人公?
全班:鲁庄公、曹刿。
师:第二,论的是哪一次战役?
全班:长勺之战。
师:请一位同学回答,课文三段话分别照应了战争的哪几个阶段?
生(1):战前、战中、战后。
师:(课件一:板书学生回答内容)很好。战前、战中、战后又写了些什么?我们今天
继续学习课文。曹刿论战,我们来作战,同学们是士兵,课文是碉堡,要攻下碉堡必须过三
关,敢不敢过?
全班:(大声)敢。
二、探究理解,趣味读背。
师:好。过第一关。(课件二:第一关,理解背诵)
生(1):(插话)最讨厌背文言文。
师:(笑)千万别讨厌。文言文很有意思的。我们先欣赏课文。(课件三:课文录像)
(学生看录像后)
师:课文欣赏完了,同学们自由探究一下,找出不懂的地方,谈谈学习课文的收获。
(学生讨论约三分钟)
师:哪位同学谈谈他不懂的地方?或者谈谈他的收获。
生(2):“肉食者”包括鲁庄公吗?
师:哪位同学帮他回答?
生(3):我认为包括。根据注解,“肉食者”指居高官、得厚禄的人。鲁庄公是一国之
君,正是“肉食者”。
生(4):包括。“肉食者鄙”, 鲁庄公正是“鄙”者。
师:“鄙”是什么意思?
全班:鄙陋,目光短浅。
生(5):这篇文章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写得好,语气有肯定、有否定、有赞成、有反对。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6):课后练习有这句话。(全班笑)
生(7):“彼竭我盈”是成语吗?
全班:不是。
师:应该是哪一个词?
全班:一鼓作气。
师:哪位同学用“一鼓作气”结合这次过关游戏造个句?
生(8):这节课我一鼓作气过完了三关,攻下了课文。
师:课文在刻画人物方面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生(9):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
师:刚才也有同学说这篇课文对话写得好,下面我们来读读这篇文章的对话部分。曹刿、
鲁庄公对话最多的是哪一段?共几次?
全班:第一段。三次。
师:(课件四:板书对话内容摘要)男同学读曹刿的话,女同学读鲁庄公的话,其余我
读。
(朗读完第一自然段)
师:谁读得好?
(男女生互不相让)
师:(笑)读得好不好,关键看有没有把握好人物的语气、语速。对话字最少的是哪一
段?共几个字?
全班:第二段,八个字。
师:(课件五:板书对话内容摘要)同学们自由读这一段,注意读出曹刿当时的语气。
还可以做做动作,模仿一下曹刿的神态、动作。
(学生自由读)
师:哪位同学来表演读。
(一生举手,一边读一边做着摸胡须、挥手等动作。全班笑)
师:很好。课文第三段共几次对话?
全班:一次。
师:(课件六:板书对话内容摘要)全班齐读一遍。
(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读了课文,我们就来背诵。刚才有同学说讨厌背古文,其实是没掌握方法。这里我
向大家介绍三种方法。(课件七:背诵方法)一,熟读是基础。二,按课文线索背。如本课
可按人物活动线索、战争进程线索背。三,抓住关键句子背。比如板书的这些对话。好,大
家按这种方法自由背诵第二段。
(学生背诵,2分钟后声音渐弱)
师:好,检验一下。就用类似二重唱一样的“二重背”方法来背。左边两组为一声部,
右边两组为二声部。哪边先背二个字?
(左、右两边争抢。教师随意指定左边快两个字,右边慢两个字。)
师:看哪边能不受干扰,自己背自己的,真正背出来。
(第一遍,先乱后合为“一声部”。第二遍,交换“声部”,学生整齐有节奏背完)
师:请一位同学单独背一背,2分钟内背完。(课件八:计时钟)这里有一个钟,一按开
始计时,站起来的同学在钟走完一圈之前背完了课文,就迅速上来按下面的成功键。如果钟
走完了一圈你还没背完并上来按这个成功键,时钟就会“爆炸”,这一关就过不了。谁敢背?
(一生背,按成功键,课件传来掌声和话外音:顺利过关。课件九:第二关,评析人物。
学生也鼓掌)
三、辩论人物、竞答总结。
师:鲁国取胜,谁的功劳最大?
全班:曹刿。
师:看来大家都很欣赏曹刿。那鲁庄公是个怎样的人?你怎样评价曹刿?请大家思考。
(课件十:欣赏曹刿、批评鲁庄公的同学坐左边,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坐右边)
师:想好了吗?想好了就迅速换位。
(学生换位)
师:左边为正方,右边为反方,现在开始进行小型辩论。可以互相讨论、帮助。正方请
先陈述理由。
生(正1):我欣赏曹刿,因为他有远谋,而鲁庄公鄙陋,什么都问曹刿。
生(反2):对方辩友,鲁庄公为一国之君,不懂就问,有什么不好?如果你有问题不懂,
难道不问老师?
生(正3):我不同意。鲁庄公既是一国之君,却一点军事才能没有,鲁国也是个弱国。
曹刿细心、谨慎、善于指挥战斗。
生(正4):曹刿还是个爱国的人。
生(反5):对方辩友,鲁国是弱国,但可能经过这次战斗后就不再是弱国。你们以偏概
全,用老眼光看人。
生(反6):鲁庄公善于纳贤,用人不疑。
……
(辩论约十分钟后,教师介入暂停)
师:好。(笑)我再不说停,可能会没完没了。我很赞赏同学们的口才、气势,也很赞
同同学们全面看问题、看人物的思维方法,我也总结了曹刿、鲁庄公的一些性格特点,投影
出来供大家参考,可能不如同学们的全面。(课件十一:曹刿、鲁庄公性格)
(学生看。课件十二:四个炸药包图形)
师: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鲁国取胜原因,尤其是军事上、政治上的原因。讲出一条原
因,就可拆除一个炸药包,总结出四条原因就可过关,否则不予过关。看正反方哪方更厉害。
生(7):战前得到人民支持,获得民心。
生(8):作战时抓住了时机。
生(9):凭借了勇气、智慧。
生(10):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地点——长勺。
(课件十三:顺利过关)
师:再看看毛主席的总结。(课件十四: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关评论。
学生看)
师:佩服毛主席吗?
全班:佩服。
师:我也佩服你们,因为你们又过了一关。(课件十五:第三关,写作训练)
四、互改互评,合作提高。
(课件十六:请展开想像,再现长勺之战场面,200字左右)
师:请同学们拿出昨天写的这篇作文。(随意读一位学生的作文)这篇文章有何优点、
缺点?
生(1):叙述得很清楚。
生(2);我觉得想像不够,没有描绘出战争场面。
师:你们的文章描绘战争场面如何?先看一段录像,看能不能多写一些战争的场面。
(课件十七:战争场面录像。学生兴致勃勃地看)
师:好,请同学们自行修改。修改好了,互相交换着修改、分享。
(学生修改)
师:有没有写得好的?请推荐一篇好文章读给大家听。
生(3):我推荐我同桌的。
(朗读作文。学生鼓掌)
师:你是伯乐。你认为好在哪儿?
生(3):战争场面写得很生动、具体。
生(4):我念一篇。前半部分写我乘“时光机”,穿过“时光隧道,变成了一位鲁国士
兵”,是我写的。后半部分是我同桌写的。
(全班笑,并听。读完后,教师给予高度评价)
师:有没有毛遂自荐的?
(生5读,学生鼓掌。仍有许多学生举手)
师:时间关系,就不念了。问问大家,自己觉得修改后的文章确实比上节课写的文章有
进步了吗?
全班:(响亮)是。
师:可以过关了吗?
全班:(高兴)可以。
(课件十八:战斗胜利结束,奖励歌一首)
(学生听《打靶归来》歌曲。课件十九:课后拓展练习。书目推荐;网站推荐)
师:课后拓展练习,有兴趣的同学任选一题,用电脑完成,把软盘交给我。下课。
《曹刿论战》同步训练 篇六
21曹刿论战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得。
(2)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了解本文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2.难点
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你肯定了解了不少的知识,你知道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有哪些吗?(全班交流)
你知道以少胜多的战争有哪些吗?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古战场,了解这场以少胜多的"齐鲁长勺之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近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知识点: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2. 长勺之战的背景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3.理清线索,梳理结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
(1)试概括文章大意。
(2)文章的线索有几条?
点拨:有两条线索:①事物发展的线索: 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②人物活动的线索: 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研读课文,把握曹刿战略、战术思想
1.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2.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3.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4.从战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
(二)品评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曹刿:爱国热情,政治远见,卓越才能,过人谋略。
鲁庄公:政治无能,军事无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为求真知 ,
不耻下问。
(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文章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四。课堂讨论
鲁国的获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从曹刿的做法和孟子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来谈谈
如何做好集体中的一员?
五。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请见——爱国热情
曹刿 参战——卓越才能 远谋
论战——过人谋略
施行小惠、祈求神灵——政治无能
急于求战、急于攻击——军事无知
鲁庄公 急于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 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战后问刿、胜而不喜——为求真知,不耻下问
《曹刿论战》同步训练 篇七
教师寄语:位卑未敢忘忧国。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
1、 文学常识 填空。
本文选自《 》,相传是 时期的 所作,是根据 史编写的 (体)史书。
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 的著名战例。本文通过对比塑造了曹刿和 两个人物形象。
2、 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小信未孚(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望其旗靡( )
彼竭我盈( )夫大国,难测也( )
3、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小惠未 ,民弗从也。 通
4、 解释下面的古今词语
(1)牺牲玉帛 古: 今: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古: 今: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 今: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古: 今:
(5)一鼓作气,再而衰 古: 今:
(6)忠之属也 古: 今:
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义。
故 公问其故( ) 之 故克之( )
故逐之 ( ) 忠之属也( )
肉食者谋之( )
6、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弗敢加也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7)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既克
(8)望其旗靡
7、 翻译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二、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
2、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三、合作探究
1、 鲁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这篇文章的内容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呢?
3.从齐鲁“长勺之战”可见鲁庄公怎样的性格?
四、拓展延伸
谈谈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试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原因。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六、达标测试题
中考链接《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1.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公与之乘( ) (2)遂逐齐师 ( )
(3)既克 ( ) (4)彼竭我盈,故克之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选文的理解仿照例句把以下两个句子补充完整。
曹刿选择进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
曹刿选择反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选择追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出曹刿是靠什么赢得战争的。
答:
《曹刿论战》同步训练 篇八
实验中学 舒利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积累掌握重要文言文词句和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练读中,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学习本文运用人物对话推动事件发展,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本文在对比中刻划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品读法、演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三国时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也许是人心所向吧?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的。但是有这么一场战役比这几场还要早,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的战争,也许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那就是长勺之战。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强大的齐国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险个究竟吧!请看课文《曹刿论战》。
2、解题:《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3、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二、读
1、个体自读。
结合注释,读得准,读得畅,教师根据朗读实况正音。如“间、帛、孚、勺、辙、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虚词停顿要鲜明;要再现故事的氛围。
2、小组竞读。
要读得齐,读得响,读得有滋味。(可以四人一组,一人一段,一人评。)
教师根据朗读实况纠正语调。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3、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4、学生齐读课文。
二、译
1、学生个体自译。(对照注释,疏通文意,质疑问难,解难。)
对与以下的重点难点字词句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与老师之间互动解决。
(1)加点词的古今义:
肉食者鄙 又何间焉 牺牲玉帛 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 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 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 “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5)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同桌互译。同桌互评互补,互助互进,培养伙伴关系,形成共学优势。老师做点拨调控。
3、学生对照注释对照自己的理解找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查
利用大屏幕中的题目来检查学生对课文重点词句是否真正理解。
1、古今异义;2、词类活用;3、一词多义;4、通假字;5、重点虚词;6、重点文言句式
二、演
1、小组合作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寻找故事中可以想象的地方,增补情节,用白话文再现文中情景。大屏幕中出示提示:
三个场景 人物 人物活动
乡下 曹刿 乡人 一次对话
宫廷 曹刿 鲁庄公 战前对话
长勺 曹刿 鲁庄公 战时指挥;战后对话
2、选择小组中三个同学上台来创造性地展现当时情景。
三、评
自由评说台上表演的同学,是否演出了人物的特点和当时的气氛。
四、探
学生根据对文本与课本剧的理解与感受来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1、 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鲁庄公是个什么的人,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
2、 本文中写人与写事上采用什么手法?
3、 长勺之战胜利了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课堂小结谈收获。
《曹刿论战》同步训练 篇九
【创新设计】
一 训练重点
1.了解词的古今义差异。
2.背诵这篇课文。
二 创新视点
无提问式教学设计。
三 教学蓝图
1、.正读2.点读3.译读4.品读5.理读6.背读
四 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步骤 一:
一: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纠正读音,纠正语调。)
1.导入 。
2.同学们朗读课文。
3.教师根据朗读实况正音。如“间、帛、孚、勺、辙、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
4.同学们再读课文。
5.教师根据朗读实况纠正语调。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6.同学们再读课文。
教学步骤 二:
点读。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认真点读课文注释。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10个词:
鄙 安 加 信 孚 狱 绩 轼 焉 靡
4.学生边读课文边温习对课文注释的理解。
5.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三:
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
2.男生读课文,女生译课文,读一句译一句。
3.女生读课文,男生译课文,方法同上。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
教学步骤 四:
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
1.教师介绍本文的背景。
2.要求同学们自选角度,谈谈对课文层次、情节、人物、笔法的理解。发言者可用“……从……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3.学生准备,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引导。
教学步骤 五:
理读。(所谓“理读”,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字词的学习,用“整理”方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
1.教师解说:理读,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清理,进行梳理,进行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供积累的一种读法。这种读法的好处是有利于积累,有利于提炼,有利于高效率学习。我们学习《曹刿论战》,重点是理读课文中的文言字词。
2.教师介绍学法。指出,理读文言字词,其方法是集聚文言字词的板块,在辨析中理解词义。其方法可以有:找出课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找出课文中(或加上课文外的)同义词组,找出课文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等等,这些都要形成一组一组的形式。另外还有一种有用而且有益的方法:根据所学词的词义找出能够进行印证的成语,这是一种双重意义上的积累。我们今天着重来学一学这种方法。
3.教师示例:“齐师伐我”的“师”的意思是“军队”,能够印证此意的成语有:师出无名,师出有名。
4.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放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教学步骤 六:
背读。(所谓“背读”,就是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同学们先进行演读,也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式的朗读。
①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进入情境,读出语音语调。
②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演读,读出语音语调。
③将同学们分为两大组,老师读课文的非对话部分,学生进行演读。
2.同学们背读。
3.用比赛的方式组织背读。
【创意说明】
本教学设计的创意重点表现在教学中的“无提问”。
从“提问”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中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碎问”,时时在问,问得密度很大,可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提问”;二是“多问”,问得比较多,“提问”的质量不高;三是“主问”,只提出几个主要的问题,提问有深度,有牵引性,学生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再就是“不问”,而“不问”的教学设计几乎没有。
但“无提问设计”的课是一定可行的——既然课堂教学中有“问”,也就可以没有“问”。但课堂上如果不提问,教学过程 不就散了吗?不会的,有组织有步骤的朗读教学能够取而代之。本设计中的“正读、点读、译读、品读、理读、背读”的教学流程就表现了这一点。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
于是,由于没有课中的提问:
就能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教师的调控下,课文由学生读准读顺读美,课文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讲出来、析出来、品出来,这就充分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认读、理解、质疑、辨析、综合、鉴赏等各种层次的阅读能力。
这要求教师改变角色,由以讲析为主改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指导、艺术点拨为主,这就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研究教材、找准线索以及考虑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尤其是自己如何精要点示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长进。
《曹刿论战》同步训练 篇十
教学目的
一、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此文内容的论述为指导,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二、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布置学生熟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弄懂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分析讲解课文第1段。
返回上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就此战例作了精辟分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叙此战的《曹刿论战》一文。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guì)又何间焉(jiān)肉食者鄙(bǐ)牺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轼而望之(shì)吾视其辙乱(zhé)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ǐ)
2.比较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
(5)
(6)
三、研习新课
1.解题。指导学生读课文注释。题目是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长勺之战,即论作战前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要掌握战机。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1)本文有几条线索?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4 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讨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国忧”。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四、布置作业
1.背涌课文第1段。
2 完成“朗读·背诵”题一、2和“辨折·比较”题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抽背课文第1段。;重点讲解分析课文第2、3段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完成课后有关作业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背诵第1段
二、研读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剑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chéng;(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shèng。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土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研读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谒”)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指导背诵课文2、3段。
四、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归纳写作特点。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五、布置作业
1.“理解·积累”题五。
2.“理解·积累”题六。
3.背诵并默写全文。
(高天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